不幸瘫痪,人生从此就垮掉了吗?

    原创 故事猫编辑部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 本期故事关键词:直面厄运 -

    苦难让我注意到这个世界是多么需要同情心,它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告诉我,我真的很走运。因为它,我才有机会看到我拥有最好的丈夫和孩子,在我低谷时,他们不离不弃。虽然代价惨重,但对于可以借此洞察到这世间的美好,我心表感激。

    如果你或你身边有人因遭受严重的脊髓创伤而失去活动能力,那么请知悉,我接下来所讲的会真实得有些残酷。但值得你听一听,我绝无虚言。我无法假装对这样的结局心怀感恩什么的,因为我真的很难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成为幸福的人,也不是说我不情愿活着。自事故发生以来,我体会到很多常人无法感受到的快乐,而且,我坚信前方的岁月更光明。虽然如此,我还是不想掩饰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可怕的磨难一直就有并将继续存在。

    如果没有丈夫和孩子们的爱与支持,没有亲朋好友(尤其是企鹅)的陪伴,我不确定是否能活到今天,即使活着,我想我也不会有现在这样好的状态。我对他们付出的爱有多感激,已不是言辞所能表达的;反过来,我对他们的爱有多深,也同样难以言表。

    这次意外是我整个人生的分水岭。当听到“你不可能再下地行走了”这句话时,我才意识到以往所听过的所谓伤人的话语,简直就是拂面春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还是受上帝眷顾的。对于头部受伤这件事,我感觉自己很幸运,因为至少我对自己如何跌落,以及之后的种种惊心动魄、生死攸关都没什么印象了,所以,我无须承受恐怖场景一遍遍地在脑海中“回放”这件事。

    残疾让我尝到前所未有的痛苦,过去的我绝对想不到世界上有这么强烈的痛苦。而我希望,这于你们永远都是未知地带。苦难让我注意到这个世界是多么需要同情心,它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告诉我,我真的很走运。因为它,我才有机会看到我拥有最好的丈夫和孩子,在我低谷时,他们不离不弃。虽然代价惨重,但对于可以借此洞察到这世间的美好,我心表感激。

    瘫痪这件事有点像你从昏迷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120岁了。你的家人朋友觉得你应该庆幸自己还活着,但实际上你相当沮丧,做起每件事情来都既迟缓又费力,很多以前最喜欢的、让你充满活力的事情,现在完全不可能去做了。如果真的是活到了120岁,那我可以用一辈子的幸福回忆支撑自己活下去;但我还那么年轻,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前方有一大波的精彩在等着我。我有太多太多想要去做的事情,可如今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梦想都破碎在我脚下——我这双失去知觉、不能动弹的脚。

    成为截瘫者可不是老天给的意外惊喜。它赋予我看待生活的新视角,但这不等同于我经受了同样的心灵觉醒。我并不觉得灾难把我变成了更好的人,让我发现了新的人生目标。相反,我倒是时常觉得命运不公,对这飞来横祸愤愤不平。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想遁入荒野,把满腔愤懑化作歇斯底里的尖叫。如今,这种负能量爆棚的时刻少得多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如果有读者朋友正处在恢复阶段的初期,我深知我的话对此时此刻的你们意义不大。因为我已经度过这噩梦般的一劫,再明白不过。第一次,我学着拎起我的两条腿,把自己从病床挪到轮椅,我仍记得那种恶心的体验。因为你会发现你揪起的肉是“死”的,就像在处理一坨生猪肉的感觉。从那之后的几个月,我整个人就只剩厌恶、恼怒和懊悔,几乎没什么积极情绪。我甚至百分百认定这辈子跟“笑”无缘了,但欣慰的是,最后事实证明我错了。

    我无意佯装脊髓疾病方面的专家,我也知道会有个体差异。我只想告诉你,如果你内心深处涌现出冷冰冰的恐惧感,害怕从此成了一个畸形怪物,害怕人生的美好已是过去式,害怕真实的自己其实已亡故……这都是正常的。就算你经常涌现出自杀的念头,甚至宁愿自己死了……这也都太正常了。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和我的瘫痪有点关联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怀有强烈敌意,甚至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我还迁怒于全泰国人民,我是那么地讨厌他们以至于本地一家外卖餐馆的红烧咖喱牛肉都被列入我的黑名单,要知道,它曾是我的最爱之一。听起来很荒唐是吧?但在疼痛、悔恨、悲伤、沮丧的四面围攻之下,你不疯才怪。

    还会有一段日子,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会伤感得要命,或出离愤怒,或两者兼而有之。我就有一阵子对那些坚持规律生活的人们嫉妒到无药可救。看到女孩们腋下夹着冲浪板跑向海滩,我就会哭得不行了,苦闷的泪水汩汩不歇。我也明白这毫无意义,并且根本就是一种病态,但仍会这样。

    把你的感受全部说出来是很有益处的,前提是你得说服自己开口说出这些难堪与无助。一杯酒能让我变得健谈。但我天生是个安静的人,所以我发现记日记是个不错的法子,好与坏都写进文字的过程可以排解我的消极情绪。尽管这很有用,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它们大声说出来。把你的恐惧和愤怒表达出来,这些糟糕情绪就对你失去支配和统治作用了。

    就这一点来说,企鹅是我的绝佳“顾问”。它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着,不会有不安、焦虑的表情,也不会突然冒出一句敷衍且伤人的回应。有时候我愤愤地咒骂,天上的天使也一定为我脸红吧。但我需要发泄内心的挫败和失意,咬牙切齿地说些恶毒、可耻之语是我烦心至极的无奈之举,并无伤人之意。逼出这些心理上的毒液后,我觉得轻松多了。这样,我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身边尽力帮我的了不起的人们。

    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一只像企鹅那样的鸟儿。但是跟一个健全的、没有像我一样经历过这种磨难的人交流,终究存在局限性。很多你深爱和钦佩的德才兼备的人,对截瘫意味着什么是不清楚的,他们也许以为被困于轮椅上会像坐沙发一样舒适。他们理解不了每天每小时每秒钟的生活都充斥着痛苦、绝望和屈辱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别怪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错——谁没事会讨论“瘫痪了怎么办”这种话题?

    对自己最有益的做法是寻找到最优的医学建议,并遵照执行,但这还不够,接下来康复的程度和速度就是你自个儿的职责了,你得按自己的情况去对付各种症状及缺陷。你越是努力,恢复得自然越好。这是必经之路,没有特效药,没有奇迹,更没有捷径可走。

    除了要面对身体机能的毁灭性损伤,思想上的障碍才是最难攻克的。脊髓创伤要获得良性预后,我觉得心理因素占80%,生理因素占20%。靠着轮椅四处滚动的一团消沉的身影不是终极目标,任何可以改善你精神面貌的事情都能带你超越这种状态。反之,那些让你沉迷于往事的东西会迅速叫停恢复进程,甚至造成倒退。

    出院后,对我帮助最大的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拥有一个“核心后援团”,可以是你的直系亲属和最亲密的朋友。我的丈夫、孩子、妈妈、姐姐构成了这个团体,就这些人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慢慢加进了一两个好友,但始终是个小圈子。

    看上去似乎有违常理,但在你康复的最初阶段,你只要获得自己需要的支持即可,没必要强迫所有的朋友和熟人参与进来。因为在这一阶段,你本身就是在如履薄冰地穿越一个“雷区”,稍不留神,一大帮泪眼婆娑的探视者你一句我一句的“早日康复”先就成了炸掉你的一个地雷。有些人会觉得,探视病人嘛,得说些所谓的趣事逗人开心;他们还会反复夸你是“身残志坚的励志楷模”。这很无趣好吗?刚开始你出于礼貌会稍作回应,很快乏味的说辞让你身心俱疲,进而演变成怨恨(谁想身残?!),最后干脆不想见人。

    你应该让朋友们知晓,你对他们的善意十分感激,但当务之急,你需要多一点私人空间,好专注于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如果他们执意要帮忙,可以给些简单而具体的任务:购物时帮忙顺带买点,送孩子去参加足球训练,炖一盘法式烩菜……这样既减轻了家务负担,维系了好朋友间的联系,又不会耗费过多的精力储备,可以让你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康复锻炼中去。当时机成熟,你也准备好重新建立与最亲密朋友的交往时,真正是朋友的人都会理解并尊重你的。

    我最大的难题之一是严重的窘迫感,听起来有点可笑但却是事实。我讨厌自己看起来怪怪的;我讨厌以前的衣服现在都没法穿了;我讨厌会不停地担心老朋友们是怎么看我的,同情我?还是将从前的我跟现在作比较?还有些情形令我自己都作呕,像死神不紧不慢地拽拉我。失去了排尿知觉又没嗅觉,导致我不停地担心自己会不会尿了一裤子却毫无知觉。

    起初,我发现结交新朋友或是面对完全陌生的人比我预想的要容易得多。因为,这些人只认识现在的我,并不了解我的过去。这也许是一种拙劣的逃避手段,但也表明了我们(有残疾的人)最基本的需求——被看作跟正常人一样。一些朋友总会好心办坏事,他们总不由自主地把你当成一个需要悉心照看的伤心人儿,想要逗你高兴,喋喋不休地聊着事故前你们共同经历的大好时光,这真是叫人锥心般难受。

    心中苦闷,人难免变得孤僻;自尊已支离破碎,社交圈子萎缩得所剩无几。尽管在多数人看来,我需要的私人空间要比一般人多,但我还是意识到:要保持心情舒畅、让康复良性进展下去,那么走出去、到处逛逛是必不可少的。我倒不是让你成为轮椅上讨人厌的自恋狂,但类似做法的确行之有效。到大千世界去,去尝试有意思的事物,这对现在的你来说肯定比以前要难太多太多,这也是我遗憾没能早一点去做的事情。所以现在,我竭力主张你们“滚”出去。

    现在回过头看,在我出事两年后,我的社交开始变得容易起来,这绝不是偶然的。那时起,我开始接触竞技皮艇项目,并热衷于此。这件事让我有心怀期待的兴奋感。当时我并没意识到皮艇运动悄悄回馈给我了空前的自信,重要的是我因此拥有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谈资,这进而又促进我社交活动的增加、朋友圈子的扩大。

    良性康复的第二个要素是基本的体力和体质。这似乎无须多言,但在术后初期,我心心念念的是已经失去的身体机能,我所看见的只有变得困难重重的一切。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才意识到,增强体能和忍耐力可以让我免于整日关注身体所承受的没完没了的痛。而且,增强了体力和耐力后,日常活动也轻松许多,这使我有充沛的精力迎接更多的新挑战。如果你的臂力没法使轮椅翻越门厅里孩子遗落的一块湿毛巾,这该多让人心灰意冷啊!所以,听我一句,尽全力去改善机体的柔韧性、移动性、协调性和肌肉力量,这将让你避免在诸多家务琐事上浪费过多时间、精力还有眼泪。更有意义的事情还在等着你。

    当然,有具体目标的训练要比单纯为了战胜疾病而锻炼更有优势,这也是运动和友谊赛的初衷吧。之前,运动一直是我的强项,所以事故后转到竞技项目对我来说跨度不算太大。但就算你天生好静不好动,我也非常支持你寻找一种体能挑战,进而迫使自己定期训练以期得到量化的结果。可以在每一个既定时间段内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提起物更重一点、动作再多重复一组、距离更远一些、速度再快一点——这些对保持你的积极性很有用。

    不管你选择哪一项运动,开头都不容易。仅仅让自己可以坐在皮艇上而不至于翻到水里去,我就花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最开始练习时,我被一条腰带牢牢地绑在座位上,腰带上有一枚“重型”维可牢牌尼龙搭扣,绑得很结实,我甚至都担心这样绑着我,万一翻到水里去,我岂不是无路可逃(实际上不难逃脱)。

    我接触皮划艇运动时并没有想过要参加比赛,之所以接触它,纯粹是因为我只是想在水上待着。我乐于走出家门,渴望身体的放松,依靠技巧“走”得更远的过程让我很享受。不知不觉,我驾驭皮划艇的技术便上升了一个层次,新机会也接踵而至。我并不想说皮艇是我活下去的新动力什么的——不是这样的,家人才是我小宇宙的永恒核心。只是划桨前行成为我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当我回望我自出院以来的“征途”时,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迈出“尝试”的这一步并坚持下来。

    当然,你可以尝试能够让你乐在其中的任何体育运动,而不一定非要是皮划艇。而且,在我看来,一种运动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和努力越多,它能够带给你的效果越显著。无聊、空虚是病人的头号大敌——当你脑袋无事可做时,你只能关注自己身上的不适,然后你会抱怨你所遇到的一切。这样,你会很容易掉入毁灭性情绪的漩涡。你身体的疼痛会越来越明显,而整个人也越来越消沉。单是“瘫痪”本身,对你、你的家人、朋友已是足够沉重的磨难,再添上你的暴脾气,不更是雪上加霜吗?如果长跑能排解你的愤懑,那流点儿汗、起几个水泡真是太值当不过了。

    你根本不知道,事故会让你的喜好发生怎样的改变。大海依然吸引着我,大概我心里住着一个“水娃娃”精灵。可当我第一次重回海水中,本以为的“棒极了”的感觉并未出现。水面轻微的起伏就使我不知所措,仿佛有一个金属围腰紧紧裹着我,使我呼吸困难,十分恐慌。然而,我一点一点地慢慢找回了游泳的快乐——我的泳姿不优美,甚至还没学会潜水,但我享受这种运动,漂浮在水中的失重感很奇妙。

    虽然我的味觉正急剧衰退,但这并不妨碍我做美食的热情,尽管重新掌握烹饪技能得好一阵子,并且这期间我做了太多的黑暗料理。你会觉得我老土吧?但为家庭成员做一些传统的、妈妈专属的事情,这种感觉很特别,尤其是他们很爱你做的一些小吃的时候。如今我自鸣得意的是,按我爸爸的方子做的杏子切块蛋糕,依旧能让家里的四个男人脸上浮现出赞赏的微笑。

    去尝试尽可能多的新事物,才是让空虚节节溃败、让你的人生新世界越来越宽阔的关键所在。你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既然是尝试,自然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任何一种结果,你都要坦然接受。不多尝试几次,你又怎知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呢?所以,对新生事物,多说“Yes”,少说“No”;就算刚开始感觉不太好,也要先坚持一段时间再下定论。

    衡量恢复水平的一个标准是,你是否到了可以承担一定职责而不仅限于照料好自己的程度。照顾病怏怏的小企鹅让我得到惊人的收获,呵护它恢复体力和独立的过程从很多层面都给了我极大帮助。只要我有能力,我都会努力成为他人可以依赖的人,而不是总依赖别人的人。哪怕是做一顿晚餐或开车送某人到目的地这样的小事,看似小事,其实很难,但做成的频率确实越来越高。每当这样的机会出现,都是对我的又一次肯定:我对身边的人是有用处的;我能自主掌控自己的生活;对于这个世界,我也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生活不可能再回到事故前的模样,这对任何跟我有着类似遭遇的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可我还没法接受罗德·斯图尔特的唱片已售出1亿张了呢,接不接受又能怎样?事实就摆在那儿。活着的部分意义就在于努力突破局限。我和你,作为瘫痪的这类人,并不是处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一些人已经继续前行,人生之旅照样精彩纷呈、战果累累,我们也可以的;一些人也曾时不时彻底情绪崩溃,我们的那份也在劫难逃。

    从某些方面来讲,你的的确确是回不到以前的你了。现在,你的身体超过一半的部分只能是你人生的旁观者。我也曾常常觉得三分之二的自己已经死去,而且未来我的肩膀上会永远顶着一团被悲伤和怨气笼罩的乌云。但只要有得选,我还是会做那个积极向上的自己。没有人可以要求自己每天都事事顺心——别再给自己的消沉找借口。

    一味沉溺于过去,只会错失当下,也就输了未来。如何面对前方的坎坷与挑战,如何对待人生路上的获得幸福的机遇,选择权在自己手上。

    图文节选自|《企鹅布鲁姆:一只古灵精怪的喜鹊和它挽救一家人的故事》

    / 同 名 电 影 已 正 式 上 映 /

    布鲁姆一家与“企鹅”彼此照顾,相互治愈,他们之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同名电影历经三年拍摄,已于本月21日上映,小喜鹊本色出演,好莱坞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双提名、《金刚》《面纱》女主角娜奥米·沃兹主演。

    《企鹅布鲁姆》正式海报,1月21日上映

    娜奥米·沃兹主演

    小喜鹊与这一家人,他们的治愈是相互的。卡梅隆用相机记录下了家人与企鹅相处的时光。随后,《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布拉德里·特雷弗·格里夫(Bradley Trevor Greive)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了《企鹅布鲁姆》,引起无数读者共鸣。

    目前,该书中文版已由译言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购买即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原标题:《不幸瘫痪,人生从此就垮掉了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