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砭 » 常用中藥 » 陳皮

    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主產於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採收果皮,曬乾或低溫乾燥。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產廣東新會者稱新會皮,廣陳皮。生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脾、肺經。

    bubble_chart 功效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bubble_chart 主治

    用於脾胃氣滯證。本品辛行溫通,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又因味苦燥濕,故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泄瀉者,用之尤為適宜,常與蒼朮、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治脾虛氣滯,腹痛喜按、不思飲食、食後腹脹、便溏舌淡者,可與黨參、白朮、茯苓等同用,如異功散。若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每與木香、枳實等同用,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功。用於濕痰,寒痰咳嗽。既能燥濕化痰,又能溫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為治痰之要藥。治濕痰咳嗽,多與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陳湯。治寒痰咳嗽,多與乾薑、細辛、五味子等同用。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本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穀,久服去臭下氣。」《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疾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好古曰:「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去白者曰橘紅也。」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含揮發油、黃酮甙(如橙皮甙)、川皮酮及維生素B1、C等。福橘皮揮發油中主含檸檬烯。

    本品煎劑對家兔及小白鼠離體腸管,麻醉兔、犬胃及腸運動、小鼠離體子宮均有抑制作用;對麻醉兔的在體子宮則呈強直性收縮。小量煎劑可增強心臟收縮力,使心輸出量增加;大劑量時可抑制心臟。鮮橘皮煎劑有擴張氣管的作用。所含橙皮甙有維生素P樣作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微細血管出血;能拮抗組織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能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有利膽作用。 bubble_chart 附藥說明

    橘核:為橘的種子。性味苦平。歸肝經。功能理氣散結止痛。用於疝氣痛、睪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煎服,3~10g。

    橘絡:為橘的中果皮及內果皮之間的纖維束群。性味甘苦平。歸肝、肺經。功能行氣通絡、化痰止咳,用於痰滯經絡之胸痛、咳嗽。煎服,3~5g。

    橘葉:為橘樹的葉。性味辛苦平。歸肝經。功能疏肝行氣、散結消腫。用於脇肋作痛、乳癰、乳房結塊等。煎服,6~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