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三木罗”——佤族人们心中的英雄
佤族,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如果你不知道他们,那你一定听过《阿佤人民唱新歌》。这是一首歌以佤族民歌《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民歌,歌词的“哎~江三木罗”,传递着勤劳善良的佤族民众的风俗人情。
听佤族歌,别的听不清,有一个韵脚用的词却是随处可以听到,并记得住。这就是“江三木罗”。当你听到“江三木罗哎江三木罗......"这样的唱词时,就能知道是佤族的歌了。”“江”,是公平、公正的意思。“三木”是人名。“罗”是三木这个人的父亲的名字,也就是三木这个人的姓。
江三木罗是阿佤人爱戴的一个古代英雄,这位英雄不是因为有赫赫战功而名垂千古,而是因为主持公平、公正公道成为阿佤人的精神领袖。
阿佤人最尊敬和拥戴的人,不是善征战者,不是勇猛威武者,而是能够造就公平、公正社会生活的人,是能给部落民族带来和平、快乐的人。
江三木罗他善于学习,聪明过人。从飞鸟筑巢中学会盖房居住,从蜘蛛结网中学会架桥而行。他精于指挥狩猎,能够公平主事,带领族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据说阿佤人从司岗里出来后,不知道盖房子住,只能歇在树林中,与草木为伴,受狼虫威胁。有个叫罗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老三特别聪明,叫三木罗。
有一次,三木罗看见一只漂亮的白鹇鸟,非常喜欢,就跟着白鹇鸟看它要飞到哪里去。跟着跟着,白鹇鸟飞到了一个深深的山谷前。在那儿停留了一会,看看三木罗,忽地一下飞过山谷另一边的森林去了。三木罗不会飞,过不了山谷,很伤心。他坐在树林里,想着怎样才能再见到白鹇鸟,他紧紧地盯着树上那些织网的蜘蛛,看他们从一棵树倒另一棵树。突然,他高兴地叫起来:我过得去了!
三木罗学着蜘蛛,用树、藤和竹枝架桥,终于把两个山崖连起来了。他从桥上过去,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就问题她:我的白鹇鸟你见着了吗?
姑娘说:只要哥哥聪明手巧,眼前就有白鹇鸟!
展开全文
原来白鹇鸟就是眼前这位美丽的姑娘。聪明的三木罗赢得了爱情。他把姑娘带回寨子,与她成了亲。姑娘心灵手巧,教会了佤族女人们纺麻织布,教会她们点播舂米,让阿佤人有了更好的生活。
从此,阿佤人就学会架桥了,也学会种粮织布了。
西盟有个叫里坎的村子,有一处非常漂亮的瀑布,据说常有猴群来玩耍。那里曾有一道古老的藤桥,佤族青年男女多到这个山清水秀的烂漫之地谈情说爱,男女分别站在藤桥的两侧,小伙子仿效当年江三不罗的样子,与对岸姑娘对歌求爱。如果姑娘中意小伙子,最后就以“只要哥哥聪明手巧,眼前就有白鹇鸟”这句歌词来回答。如今阿佤青年男女结合,也以江三木罗和白鹇鸟为完美婚姻的榜样。
传说阿佤人学会架桥之后,深沟大箐也挡不住阿佤人了。但是阿佤人还是住在山洞里,常常受到山洪的威胁。有一天,罗做了个梦,他梦到木依吉对他说:罗让你的儿子去盖房子吧,从此以后人要住在房子里。
于是,罗就要老大去盖房子,老大盖的房子地不平,一天不到就塌了。罗又让老二去盖房子,老二盖的房子没有顶梁柱,两天不到就倒了。罗去找老三,对他说:你去盖房子吧,阿佤人要房子住。三木罗听了父亲的话,就去请教蜘蛛和画眉鸟,从它们那里学会了盖房子,他盖的房子三年都不会塌。
三木罗教会了阿佤人架桥,教会了阿佤人怎么盖房子,因此大家都非常爱戴他。
阿佤人把房子盖在一处,大家聚在一起,就不怕野兽了。
三木罗受人尊敬,还因为他能把猎物分的平平均均,把寨子里的事断得公公正正。后来,阿佤人称三木罗为"江三木罗",就是”公平、公正的三木罗“的意思。
西盟有首关于江三木罗的民歌是这样唱的:在高高的勐卡山上,大家围住了野兽,有一个英勇的青年,他用弩射倒了野兽,兽肉堆在芭蕉叶上,他用石称分得平平均均,他就是江三木罗呀江三木罗......
阿佤人尊江三木罗为英雄,世世代代都以他为榜样,歌唱他,赞美他,记忆他。
如果你去到佤族的村寨,遇到村里某一家人杀猪剽牛,你可以去看看,至今他们仍然存有杀猪剽牛大家一起分吃的习俗。
(本文转自 普洱发布公众号 印象西盟 网络整理)
来源:普洱发布 印象西盟 网络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