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牛网的一些基础思考 首先要承认,我对在线零售的认识有些想当然,因此低估了飞牛网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如果将主观上的期望清空,将目光聚集到原点,...
来源:雪球App,作者: 时光森林,(https://xueqiu.com/3279804638/68448931)
首先要承认,我对在线零售的认识有些想当然,因此低估了飞牛网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如果将主观上的期望清空,将目光聚集到原点,那么一些被忽略的现实就能更清晰呈现于眼前。零售生意都与流量有关,在线零售能创造出巨大流量,必是抓住了线下所无法满足客户的那些需求。不妨从淘宝、京东、一号店、天猫的发展轨迹来考察在线市场的特征。提及在线零售,首先自然应提及淘宝。淘宝满足的顾客需求乃是低价、以及提供大量身边缺乏的商品。阿里巴巴打造平台,聚集海量商户,逐渐形成了流量的聚合效应。然后则是京东。京东搅浑的行业则首先是家电与3C。当顾客发现在网上所购买的电脑、手机、家电比线下市场便宜动辄几百,甚至数千时,京东也就横空出世了。京东满足的顾客需求乃是正品、低价,并以可靠的服务与售后保证赢得了口碑。京东鲸吞式的吸流效应很快引起了阿里巴巴的回应,马云及时推出了天猫,断掉了京东迅速超越的可能。至于一号店,乃是以网上沃尔玛面貌呈现于世人视线。听上去极富想象空间,然而其结局并不好。有舆论认为是资本局限了一号店的发展。事实上并不尽然,很大程度上,一号店输在其所经营的品类(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从商品的便利程度看,一号店经营的大部分都是身边已然存在、并容易获得的物品。从低价效应来观察,百来元左右的客单价,即便有所节省也是相当有限,因此难以唤起消费者动机。不难发现,商超类对在线零售而言,乃是一类提供黏性与交互频率的工具,创造流量的效应远不如3C、家电、母婴等标准化程度与单价更高的品类,且其经营成本也处于劣势,因此一号店败走也是理所当然。一号店满足的顾客需求,很大程度上乃是客户的时间缺乏。如客户具有时间,根本没必要去一号店选购。这乃是一号店存在的主要价值。现在初步总结,在线零售所满足的顾客需求:一,是顾客希望节省可观金钱的动机。二,是提供线下零售无法提供、消费者需求却十分强烈的商品(就像如今的风口,跨境购,考拉的爆炸性增长便是明证)。三,是为顾客节省时间,实际上这是最没有商业价值的需求,一号店的结局便是明证。到这里,一个题外结论呼之欲出:苏宁、国美确实死掉了。除非京东想被顾客抛弃,否则不可能会给苏宁与国美利润空间,价格战将会长久持续。除非京东有某天能像天猫,有不依靠低卖商品,也能海量聚集流量的能力。目前来看,这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当然,苏宁、国美也可以向京东转型,或者谋求差异化生存空间。转型是艰难的,在与京东的战争中,后者处处被动,而且觉悟得也有些晚,想追上京东基本不可能了。我对苏宁与京东的竞争中缘何失败,非常感兴趣。每次思考,总是或有所得。其实在京东出世的那一刻,旧的苏宁、国美已然宣告了死亡,从后视镜看,后者似乎曾有非常好的机会,但实际上,那却几乎是人力不可扭转的局势。从上所述,在线零售从诞生,经过爆炸式的发展到今天,无论如何衍变,其存在基础(创造流量)仍然十分简单:1、为顾客节省可观金钱。2、满足顾客在线下零售难以实现的需求。3、节省顾客时间。有了结论,再回到在线零售市场的竞争。显然,飞牛网未来的发展将如何困难,原因显而易见。没错,高鑫零售供应链在商超市场最牛叉,又有门店、仓储、人力资源,甚至也不差资本。可这带给飞牛网的最大优势,仅仅是在线零售顾客基础需求中,能满足最没有商业价值的节省时间的需求罢了。这倒也是一种优势,然而依靠这点优势,与阿里巴巴、京东用同样的手段竞争,就像是想用木桶盛水去浇灭山火一样,绝无胜算。当然,公司倒也现实,目标只是在线零售市场的前三。实际上也就是第三。虽然并未想过有一天飞牛网会与京东争雄,但我之前对飞网的预期确实有点高。在认识到在线零售的特征之后,心中略微失望。这意味着飞牛将面临比我预期中要困难得多的挑战。其实飞牛网也有其它优势,那就是门店。门店价值有很大挖掘空间。也许高鑫零售的风格乃是不求快,而求找对方向,稳步前进。因此许多管理层头脑中的想法,迟迟不见具体动作。对投资者而言,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