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那么多的英雄好汉都追随他?

    整个《水浒》故事脱胎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这个“真实”的宋江没有107个好汉部下,只有36个主要头领。

    真实的宋江起义——没有停留在梁山泊,而是游击作战:

    宋史记载:1119年时,宋江率众在山东梁山泊起义(今郓城县,梁山县之间)。宋江早年生平不详,他和史斌(史进原型),杨志等36个头领带领数千部众在河朔地区(黄河以北)做运动战,攻打齐州,青州,濮州等地。

    宋江的船队行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时,被知州张叔夜和西军将领折可存用计夹攻。走投无路之际,宋江率众投降。他和36个头领被徽宗皇帝封官招安。

    从此,宋江消失在了历史的记载中。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宋史》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捕盗偶成》

    宋江其人评价——时世所逼,一时豪杰:

    可见,历史上宋江起义不过三年,活动范围也就数州之地,比起《水浒》里那个众人追捧的“及时雨”寨主天差地别。现实果然没有小说这般轰轰烈烈。

    宋江等人本来也是良民,因徽宗继位后所用非人,蔡京等怂恿皇帝搞“丰亨豫大”。从此上行下效,大行享乐奢靡风气,劳动民间。各地摊派征收不断,南方尽献“花石纲”激起方腊造反,北方横征暴敛导致宋江起义。

    展开全文

    比起《水浒》小说里拉拢人心,广结人缘的“宋江”。历史上的他也算是有些本事。

    他拉起数千人队伍反抗暴政——有一定胆量决断;

    他聚拢36头领——有一定组织能力,能服众;

    他横行数州之地,官军不敢对抗——有流动游击作战的指挥能力;

    他剽掠州县,抢夺财物女子——贪财好色;

    他为救副头领投降——讲兄弟义气。

    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擒其副贼,江乃降《宋史》

    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折公墓志铭》

    结语:

    从历史记载综合来看,宋江是一名中规中矩的民间起义领袖。有人望,能指挥作战。

    但抢掠州县的行径说明他没有大志。只是因时世所逼,和其他乱军一样希望求得一时享受,最后再弄个招安,能够有所“归宿”。

    事实也是如此,宋江被招安后没有再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可能安分的渡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但他的部下史进(斌)不同,继续在靖康之变的乱局下弄潮。被二度镇压后,遭吴阶斩首。杨志则投身军旅,对家国抵抗金人入侵,屡建功勋,直到被上司陷害致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