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娱乐股权变更,贾玲的卸任实为夺权,也是她对资本的彻底反杀

    贾玲自己说:“想专心导演,不当公司打工人了。”但明眼人都看出,这背后藏着资本游戏的套路。

    2024年9月,公司突然宣布“业务调整”,贾玲卸任所有职务,艺人合约到期也不续约了,改成“新合作模式”。

    到了2025年5月,股权变更完成,贾玲彻底全资控股,连公司法人都换成她爸贾文田。

    三、事件发展时间线

    2024年9月:大碗娱乐发公告,贾玲退出管理层,张小斐、许君聪等艺人合约到期不续。

    2024年10月:网友猜测贾玲要筹备新电影《转念花开》(犯罪题材),公司可能转型搞“内容孵化”。

    2025年5月:工商信息显示贾玲100%持股,公司从“喜剧厂牌”变身“IP工厂”,重点搞项目制合作。

    四、现状:贾玲在干啥?公司还稳吗?

    1. 贾玲的新计划

    导演身份升级:新电影《转念花开》找了万达影业合作,首次挑战犯罪片,网友喊话“别再让女主胖了!”。

    减少曝光:综艺和春晚基本见不到她了,专心搞创作。

    2. 公司现状

    估值缩水:没了贾玲亲自带团队,公司估值从3.5亿跌到2亿左右。

    艺人自立门户:张小斐自己开了工作室,许君聪还在综艺里混,但都跟大碗签了“灵活合作协议”。

    核心资产还在:《你好,李焕英》的IP还能继续开发,比如拍续集或者搞周边。

    五、网友炸锅:

    支持派:

    “贾玲这是学黄渤、徐峥,从演员转型导演,必须支持!”

    “公司和艺人各干各的,省得互相耽误,双赢!”

    质疑派:

    “贾玲当老板后会不会乱改剧本?

    吃瓜派:

    “说白了就是资本游戏,贾玲想把公司卖给万达?”

    “张小斐单飞?以后贾玲电影还能有她吗?”

    六、争议焦点:贾玲到底图啥?

    1. 资本运作还是创作自由?

    支持观点:明星自己当老板能掌握话语权,比如杨幂的嘉行传媒、杨紫的欢瑞世纪,都是这个套路。

    反对观点:贾玲之前被曝“对剧本不满意就自己改”,全资控股后会不会更霸道?

    2. 艺人流失影响多大?

    关键问题:张小斐走了,大碗娱乐还能靠谁?公司现在只剩卜钰、许君聪等二线艺人,号召力明显下降。

    行业潜规则:其实很多公司(比如正午阳光)早就不搞经纪业务了,艺人单飞反而合作更灵活。

    3. 个人控股风险高不高?

    好处:贾玲能完全按自己想法搞创作,不用被股东催着赚钱。

    风险:如果电影扑街,公司可能血本无归。而且她爸当法人,万一家里闹矛盾……

    七、对贾玲的影响:是腾飞还是翻车?

    1. 个人发展

    导演身份巩固:两部电影票房超88亿,中国女导演第一人,身价早就过亿。

    时尚资源加持:瘦身成功后,成了奢侈品代言人,商业价值不输一线女星。

    2. 行业地位

    树立新标杆:明星从“打工仔”变“资本大佬”,可能引发更多艺人效仿。

    内容为王:放弃经纪业务,专注IP开发,符合现在影视行业“去流量化”的趋势。

    八、总结:贾玲这步棋下对了?

    说到底,贾玲全资控股大碗娱乐,就是一场“去个人化”的资本游戏。她把公司和自己切割,既能避开明星光环带来的决策压力,又能把精力全砸在导演事业上。

    不过,公司能不能活下去,还得看《转念花开》能不能再创票房神话。

    对观众来说,这事儿就像追剧换导演——只要剧情好,演员换谁都能看。但要是新电影扑街,别说公司估值,贾玲的“导演一姐”地位都可能不保。

    #图文打卡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