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旗
荷蘭荷兰王国国旗用途海陸通用國旗比例2:3啟用日期1937年2月19日正式启用;其他变体自中世纪即开始使用。形式水平红(亮猩红)、白、蓝(钴蓝)三色旗。
“Prinsengeus”,荷兰海军旗[1]。用途軍旗(海)比例2:3
荷兰王室旗帜比例1:1啟用日期1908年8月27日形式方形橙色旗帜,由一个嵌有小王国国徽的拿骚蓝十字平分为四块,国徽上有王冠并为威廉勋章环绕。平分四块上各有一个军号,来源于奥兰治公国徽章。
荷兰主题
紋章及旗幟主题
荷蘭國旗呈長方形,由三條水平色帶組成,由上至下的顏色為紅、白、藍,是現存最古老的三色旗。其中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祝福及庇佑,藍色代表對祖國的忠誠。
荷蘭曾受西班牙統治,於16世紀時荷蘭之奧倫治親王沈默者威廉領導人民發動獨立戰爭,他們設計了一面橘、白、藍的三色旗,這三個顏色源至奧倫治家族徽章:藍色的底上有個白色的號角,並裝飾著橘色的繩索。在1630年後,因為色彩不夠鮮豔,在戰場與海上不易辨認,以及部分人民對奧倫治家族的獨裁統治感到不滿;國旗顏色逐漸由紅色取代橙色,並將藍色加深。
1937年2月19日,威廉明娜女王(Koningin Wilhelmina)頒布法令正式規定荷蘭國旗的顏色是朱紅色、白色、鈷藍色,沿用至今。
歷代國旗[编辑]
紅白藍三色旗並不是荷蘭的第一面國旗。在十五世紀末,大多數低地國境內的省份被勃艮第統治,所以這些省份在參與遠征行動時,都會統一使用勃艮第公爵的旗幟。那旗幟的樣式是白色背景上有兩條樹枝枝呈X狀交疊,又叫勃艮第交叉。後來在低地國被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期間仍沿用此旗。
後來奧倫治的沈默者威廉(Prins van Oranje)領導低地國人民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暴政,反抗軍所使用的旗幟是來自奧倫治親王紋章的橙、白、藍三色(Oranje Wit Blauw),這面旗又稱為「親王旗」(Prinsenvlag)。「海上乞丐」游擊隊(Watergeuzen(荷兰语:Watergeuzen))就是在這「親王旗」底下侵擾西班牙軍隊,最後革命成功。這面旗最早可見於描繪八十年戰爭的油畫上。
「親王旗」條紋數目可以有三、六或者九,也有呈輻射狀的設計。直至十六世紀末前,用色及樣式並無一致標準。在1630年以後,橙色條紋逐漸被紅色所取代,而藍色也加深了。因為當時並無任何政治原因要把橙色改掉,所以很有可能是由於荷蘭在十七世紀航海事業日漸昌盛,而船上會掛上國旗以識別國籍,但橙色、白色和淺藍色色調都較淺,在海上較難辨認出來,因此有須要把顏色加深,變成紅、白、深藍的配搭。另一個有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橙色的染料是由天然的黃色及紅色染料合成,時間久了黃色成份先褪掉,只剩下紅色。1663年之後,荷蘭海軍全面更換為紅白藍的旗幟,1664年因為澤蘭省的抗議,荷蘭國會決議將原稱為荷蘭省旗(Hollandsche Vlag)的紅白藍旗幟正式改稱為「Statenvlag(荷兰语:Statenvlag)」。
而橙白藍親王旗當時仍然被使用,17世紀荷蘭在世界各殖民地懸掛親王旗,在台灣與顏思齊、鄭芝龍等海盜集團合作,授權懸掛親王旗私掠前往敵國西班牙、葡萄牙所控制港口貿易的船隻,與台灣原住民各族簽訂和約亦以回贈親王旗為友誼的象徵要求各村社懸掛,至鄭成功襲台時要求荷方如懸掛親王旗代表接受條件、血旗則代表拒絕;後來亦成為南非國旗、紐約市旗等設計的基礎。除了橙白藍和紅白藍兩面旗外,荷蘭還有第三面官方旗幟——國會旗,但此旗重要性不及前二者。原來式樣是金色背景上有一隻荷蘭省徽章上的紅獅,獅子拿著寶劍及七支箭,後來換成紅底金獅。在描繪海戰的油畫上可見親王旗和國會旗分別掛在戰艦的兩邊,這正顯示了當時荷蘭的兩個權力中心:總督(必須是奧倫治王室成員)及國會。
十八世紀末的革命和後來被法國拿破崙佔領期間,荷蘭國旗曾作改變。當時「親王旗」的名字被禁用,但紅白藍三色獲准保留,原因可能是這三種顏色也是法國國旗的顏色。在1796年,法國在荷蘭建立的傀儡政權巴達維亞共和國,維持了一段短時間,新國旗是在原有荷蘭國旗的左上角加上革命圖案——一個腳踏獅子女性,一隻手拿著盾牌,另一隻手拿著一支矛,矛頭有一頂自由帽。後來拿破崙的弟弟路易·波拿巴成位了荷蘭國王,他顧及荷蘭人民感受,移除了國旗上的革命圖案,還原成本來模樣,他因為奉行親荷政策觸怒了拿破崙。不久後拿破崙把荷蘭併入法蘭西帝國的板圖內,旗幟被法國國旗所取代。
1813年,荷蘭重新恢復獨立,奧倫治親王從英國回到荷蘭。人民為了表示對奧倫治王室的忠誠,紛紛把橙白藍旗和紅白藍旗一起掛出來。那時有關國旗應是橙白藍還是紅白藍還沒有定論,但紅白藍旗明顯較普遍採用,而且也被國王選擇作為他的個人旗幟。由那時開始,人民習慣在掛國旗時同時掛上橙色的尖旗,以示對王室的擁戴。
1930年代,荷蘭右翼份子以橙白藍親王旗為其代表,1937年2月19日,威廉明娜女王(Koningin Wilhelmina)為了平息各界對國旗的爭議,頒布了法令規定荷蘭國旗的顏色是朱紅色、白色、鈷藍色,沿用至今。
荷蘭歷史旗幟[编辑]
勃艮第公國1032年-1477年
荷蘭共和國(親王旗)1572年-1795年(1630年以後漸有橙色換為紅色,1663年海軍全面棄用,1795年禁用)
荷蘭共和國(Statenvlag(荷兰语:Statenvlag))1596年-1795年(首見於1596年,1630年以後漸漸開始使用,1663年海軍全面改用此旗,1664年國會決議)
巴達維亞共和國1795年-1806年
巴達維亞共和國1806年-1810年
荷蘭联合王國1815年-1839年
荷蘭王國構成國旗幟[编辑]
構成國國旗[编辑]
阿魯巴旗幟
庫拉索1982年-1984年
庫拉索旗幟
荷屬聖馬丁旗幟
行政長官旗幟[编辑]
阿魯巴行政長官旗幟
庫拉索行政長官旗幟
荷屬聖馬丁行政長官旗幟
前荷屬安的列斯群島行政長官旗幟1986年-2010年
影響[编辑]
南非(1928-1994)
黑森-拿騷
荷屬巴西(英语:Dutch_Brazil)
荷属东印度公司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美國紐約市旗
紐約市長旗
美國紐約州奥尔巴尼
美國紐約州布朗克斯
美國紐約州威斯特徹斯特縣
美國紐約州阿爾斯特縣
盧森堡
比荷盧旗幟
利比里亞寧巴縣
馬來西亞納閩
泛斯拉夫顔色
克羅埃西亞
俄國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塞爾維亞
南斯拉夫(1918–1941)
捷克
参考文献[编辑]
^ Maritieme kalender (April 20, 1931). Nederlands Scheepvaartmuseum. [August 26,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4) (荷兰语).
外部連結[编辑]
世界旗幟網上的荷蘭國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查论编欧洲各国家和地區国旗联合国會員國
阿尔巴尼亚
安道尔
亞美尼亞
奥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罗斯
比利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保加利亚
克罗地亚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麦
爱沙尼亚
芬兰
法国
格鲁吉亚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冰岛
爱尔兰
義大利
哈萨克斯坦
拉脱维亚
列支敦士登
立陶宛
卢森堡
馬爾他
摩尔多瓦
摩纳哥
蒙特內哥羅
荷兰
北马其顿
挪威
波兰
葡萄牙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圣马力诺
塞尔维亚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乌克兰
英国
公认主权实体
馬爾他騎士團
梵蒂冈(聖座)
歐洲聯盟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兹
科索沃
北塞浦路斯
南奥塞梯
德涅斯特河沿岸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区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奥兰
法罗群岛
直布羅陀
扬马延
根西
澤西
马恩岛
斯瓦尔巴
查论编荷兰主題荷兰王国的一部分历史古代
日耳曼部落
罗马时代
欧洲民族大迁徙
弗里斯兰人
萨利克法兰克
中世紀
法兰克领域
中法兰克王国
洛塔林吉亚
神圣罗马帝国
荷兰伯国
泽兰伯国
乌德勒支主教区
佛兰德伯国
埃诺伯国
卢森堡公国
那慕尔伯国
勃艮第尼德兰
哈布斯堡時期
哈布斯堡尼德兰
勃艮第行政圈
十七省
西屬尼德蘭
乌德勒支同盟
八十年戰爭
共和國時期
七省共和国
黄金时代
對外戰爭
三十年战争
英荷戰爭
遗产战争
法荷战争
大同盟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法治時期
巴達維亞革命
巴達維亞共和國
波拿巴王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近現代
主权公国
联合王国
比利時獨立
1900年至今的荷兰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Netherlands (1900–present))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理
城市
防洪(英语:Flood control in the Netherlands)
岛屿(英语:List of islands of the Netherlands)
湖泊(英语:List of lakes of the Netherlands)
山丘(英语:List of mountains and hills in the Netherlands)
火山(英语:List of volcanoes in the Netherlands)
水利委員會
政治
行政区划
自治市
省
现任内阁(英语:Second Rutte cabinet)
宪法
选举(英语:Elec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外交关系(英语: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Netherlands)
人权(英语:Human rights in the Netherlands)
LGBT
法律(英语:Law of the Netherlands)
执法(英语:Law enforcement in the Netherlands)
君主(英语:Monarchy of the Netherlands)
国会
一院
二院
政党
首相
军队
经济
AEX指数(英语:AEX index)
中央银行
能源(英语:Energy in the Netherlands)
泛歐交易所
干拓模式(英语:Polder model)
税收(英语:Tax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电信(英语: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旅游
工会(英语:Trade unions in the Netherlands)
交通
荷兰病
鬱金香狂熱
社会
人口
毒品政策(英语:Drug policy of the Netherlands)
移民
教育
医疗(英语:Healthcare in the Netherlands)
语言(英语:Languages of the Netherlands)
文化
国歌
威廉颂
尼德兰人的血脉
建筑(英语:Architecture of the Netherlands)
国徽
烹饪
传统和礼节(英语:Dutch customs and etiquette)
国旗
媒体(英语:Media of the Netherlands)
音乐(英语:Music of the Netherlands)
名称(英语:Netherlands (toponymy))
公共节日(英语:Public holidays in the Netherlands)
宗教(英语:Religion in the Netherlands)
藝術
体育
分类
主题